辽宁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2月18日)
尊敬的力军部长、玉庆主任,各位领导:
参加此次会议,听取了部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了兄弟省市的先进做法,我们深受启发。这两年多来,我们在按时完成国家普查重大决策任务的同时,把污染源普查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生态省建设和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支撑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摸清全省排污现状,注重普查成果开发利用,努力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目前,“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已全部开发完成,进入调试阶段;大连、朝阳等市纷纷参照省里的做法,实现普查数据与电子地图有机结合,全省普查成果开发利用形势喜人。我省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高起点开发
在“普查方案”编制过程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决定,以普查为契机,构建辽宁省污染源GIS动态信息系统,对企业行业能耗、物耗、废物产生量和利用量、万元GDP排放强度等普查数据全面、系统、科学、深入分析,摸清企业行业在全省、全国的位置,掌握哪些行业、多大规模属于可淘汰范围;系统要具备最高配置、最快速度、最强功能和最广使用。“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一期投资150万元,2009年计划再投入100万元用于数据库功能拓展开发。
“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以“七化”为指导,即:实用化。紧扣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满足各级环保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图形化。强化美术、动画设计,力求生动形象;即时化。搭建强大的补录平台,突出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可持续化。逐年污染源信息变更登记申报,实现数据动态化;网络化。以网络化为前提,有效提升系统延展性,达到省、市、县(区)三级资源共享;权威化。建立全省最权威数据库,预留接口服务,全面涵盖已有环保数据;傻瓜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傻瓜化,操作简便实用。把各类环境信息与4S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将污染源具有的位置、条件、趋势、格局和模型等五大基本特征完美呈现,成功突破了传统软件无法处理具有空间分布特征信息,不能反映污染源空间分布规律,不能解决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应用局限,实现了企业各类环境信息表现形式由一维向三维的转变,宏观与直观的全面融合。
“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两大特色”:一是统计分析功能。可按地域、流域、行业等逐级汇总分析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污量、原辅材料用量、能源消耗及排放强度,污染负荷、污染源分布等指标,为污染治理和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实现对污染源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二是动态化管理功能。以污染源信息变更登记申报为抓手,逐年增加新建成污染源、剔除关闭和消亡污染源,形成连续、系统和动态的污染源信息。三是空间显示功能。污染源涉及的空间、时间及全部环境信息标定在电子地图上,实现污染源信息的查询与显示。电子地图为全境最高精确度,14个城市市区比例为1:10000,农村为1:50000; 两大特色:一是图层多。如设置国控、省控重点源图层,集中式污染源显示图层,针对环境应急设立尾矿库图层,标注尾矿库建设年份、设计库容、已填埋量、地理坐标等信息,增加重点危险源企业图层,明确企业周边的环境敏感点,道路交通情况,企业的污染类别,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运行情况和位置,所需应急物资种类数量和储存情况;第二个特色是延展性强。“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污染源在线监测等系统预留功能接口,给后续功能的再开发创造广阔空间。
二、高标准建设
我们把“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作为重大课题实施。两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聘请院士专家组、组织局内污染源普查协调小组成员处室听取系统开发单位工作汇报,征集系统开发意见;三次召开市、县(区)普查主管局长和普查办主任会议,征求系统功能和资源共享建设机制;招标选定了辽宁乃至全国“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力领先的公司承担开发工作,要求公司组建最强技术团队负责系统建设。
我省将数据质量作为检验普查成败的唯一标准,把质量控制贯穿于普查的全过程。一是现场指导。组建省级督导组和专家团队深入全省127个县区进行现场指导;二是针对问题,强化培训。针对试点、表格填报和数据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别举办了“辽宁省第一次gb28365-2012表格集中填报技术培训班”和“辽宁省第一次gb28365-2012表格集中审核培训班”,我省还开展了“高级模板”查询、“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编写等10余次培训;三是集中审核、交叉审核。省污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七次召开“数据库集中审核会议”与“交叉审核会议”查找问题数据;四是普查再核查工程。数据库县区一次直报后,我省立即全面启动了普查“再核查”工程,严格要求各级普查机构对辖区内普查对象二次进行拉网式核查,查缺补漏;五是逐一核实,消除疑似。召开了“辽宁省第一次gb28365-2012数据审核分析培训会议”和“普查软件高级查询培训班”,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普查数据汇总分析和终报工作的通知》,对国家反馈问题数据进行逐一核实,彻底查清、修正普查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六是紧扣宏观经济数据,开展比对分析。结合我省07年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情况、历年环境统计数据,紧紧围绕废水、废气涉及的各项污染物展开综合分析,查找数据差异原因,整体评价、评估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通过近3万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对所有普查对象的逐个查点和填报,全省上下一心,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了三次数据库上报任务。我省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分析工作得到了国家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王玉庆主任的高度肯定。强化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既圆满完成了国家质量控制规定,又为“动态管理系统”提供了可靠数据。
污染源信息具有时效性,随经济的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产业布局调整变化而变化。仅靠一次普查,掌握独立年份的污染源数据,显然无法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不利于实现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不能满足我们准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的需要。2008年6月6日,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辽宁省全面普查中期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纠正和消除了部分基层人员在数据库上报后,出现的普查工作已经或即将结束的错误思想,要求机构不能撤、人心不能散,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12月,召开了“辽宁省2008年污染源信息变更登记申报启动动员会议”,按照国家普查技术规范,将污染源普查工作引向深入,全面启动2008年污染源信息变更登记申报工作,摸清、查实我省2008年工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变更情况,查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各类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治理费用变化情况,将新投产与新开污染源纳入信息变更申报体系,彻底摸清全省及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底数与年度变化情况。实现“一次投入、两份产出”,为“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动态数据。
三、高标准管理
我们制定了“动态系统”使用和数据保密管理办法,每年将列支专项资金用于软硬件更新,还选定了最强技术骨干负责日常维护,保证正常、稳定和高效运行。
目前,“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手册即将编写完成,我们将举办省、市、县三级培训,让各级环保部门都能够熟练操作使用“系统”,让“系统”成为日常工作和环境管理强有力的武器;依托“动态信息系统”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围绕沿海经济带战略和生态省建设开展的“辽宁省排污现状与污染控制对策”课题研究已经院士专家组讨论通过,各市也设立众多子课题,分行业、流域对2007年普查数据和2008年变更登记数据展开研究分析。分析结果将提交省委、省政府,作为科学决策、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我省将把“污染源变更登记申报”工作制度化、例行化,由省环保局总量、污控等部门组织全省各级环保单位逐年开展,给“辽宁省污染源动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最全、最新、最具时效性的污染源环境信息,为“十二五”节能减排及环境管理奠定基础。
各位领导,目前,污染源普查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精神和部里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思路、好做法,进一步深化数据审核和开发利用工作,努力把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