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 近日要闻 | 领导讲话 | 公文公告 | 工作动态 | 地方进展 | 普查方案 | 普查机构 | 答疑解惑 | 下载专区 | 工业源产排污系数
 
您的位置:首页->近日要闻
注重实效、彰显特色,力促污染源普查成果开发——普查工作会议广东省交流材料
2009-02-24
     

广东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2009年2月18日)

  根据国家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广东省扎扎实实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污染源清查,普查表格填报,数据录入,数据审核修正和汇总上报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共落实污普专项经费20,585万元,选聘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52,186名,培训68,052 人次,完成4,261家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 完成58家伴生放射性污染源监测。全省共向国家普查办上报687,524个污染源信息,其中工业源268,964家(重点源70,688家),生活源142,898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17家,农业源275,995户。如何应用好这些数据,使之为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非常重视。我局也把“深入开发普查成果,将普查数据转化为环保日常管理可用信息”列入2009年全省环保工作要点。普查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也成了我办当前的重大任务之一。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在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方面的一些思路和主要做法:

  一、严把数据质量关,为数据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线,对普查数据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力求普查数据科学、客观、准确、全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普查质量责任制,实施六级审核,层层把关,并统一制定普查表录入及审核管理表,要求普查人员每次进行录入与审核都要签名确认,责任到人。二是认真开展清查、报表填报和数据录入三个阶段质量核查,并将每次核查每个市的质量情况通报给当地市政府,为普查数据质量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开发了《广东省污染源普查信息系统》、《广东省工业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核算系统》和《广东省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系统》三套软件,并利用国家普查软件制作了一百多个高级查询模板,下发全省应用,为普查数据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四是给每个地级市下发了标注经纬度的地图,确保了各个污染源经纬度没有大偏差,为下一阶段实施重点污染源地理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五是组织了三次数据集中会审,明确和统一了审核重点,培训了市、县(区)技术骨干审核与修正数据的能力。六是编制了七张《广东省污染源普查汇总数据与相关数据对比情况表》,要求各地将主要指标与环统和社会经济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宏观上审视普查数据质量,结合国家反馈的问题,反复审核与修正全省数据,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准确的普查数据库。

  二、部署数据开发利用工作,深度开发普查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国家普查办的要求,成立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工作组,编制了《广东省第一次gb28365-2012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方案》,并根据方案提出的工作内容向省财政部门申请专项经费。举办了全省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及成果开发利用培训班,对全省各地级以上市普查办、各区(县)普查技术骨干二百多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普查数据处理软件高级查询功能培训、重点污染源筛选方法、普查成果开发利用及普查数据开发平台建设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强化普查数据分析应用。一是编制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分章节、分内容编写,将责任落实到人,深入分析污染区域、流域和行业分布特点,总结污染防治技术和效果,研究结构性污染特征趋势,提出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环境预警应急能力的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对策。二是筛选重点污染源,建立污染源风险评估体系。对大气危险污染源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隐患污染源,逐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提出危害防护应急措施,编制《广东省危险污染源应急管理手册》。三是深入研究广东省主要行业产排污系数。据初步统计,我省废水类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产排污量的污染源占76.6%,采用监测法的占9.7%,采用类比法的占13.7%;废气类采用产排污系数法的占84.0%,采用监测法的占3.0%,采用物料衡算法的占11.0%,采用类比法的占2.0%。在数据填报过程中,由于部分污染源无法采用现有产排污系数法、监测法和物料衡算法核算产排放量,因此,在普查过程中,我省参照已有监测数据,制定了一些行业的产排污系数,如省污普办制定了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氨氮产排放量核算系数,中山市制定印刷行业产排污系数,深圳市制定汽修行业与珠宝行业产排系数,佛山市制定煤制气行业的产排污系数。但这些系数的确定,由于时间紧迫等原因,不够规范和系统。此外,我们发现国家制定的产排污系数手册中部分系数与我省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我们计划对部分行业研究制定适合广东实际情况的主要污染行业产排污系数,并报请国家审核确认。四是以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实现污染源信息共享和一体化管理。将普查数据与每个污染源在环境管理、监察、监测、统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相互整合,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将普查数据转化为环保日常管理可用信息。五是完善污染源空间数据库建设。由省环境信息中心建立和完善全省的空间数据库,以直观的形式展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和重点污染源分布情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三)深入挖掘普查成果。为使污普数据进一步发挥社会效益,我省还制定了污染源普查与节能减排;污染源与产业结构布局;经济战略发展与污染源普查;环保设施投资及环保产业与污染源普查等共七个专题,就当前广东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中长期趋势及展望、环境保护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更宏观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更广泛的联系上审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些课题将依据资金到位情况,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开展。

  (四)强化成果开发管理。我们将制定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及课题管理制度,严格经费的审核和管理,监督资金的使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专家小组,对成果开发选题的确定、项目研究和咨询、课题成果的检查验收和最终审定,确保成果开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广东各地特色做法

  我省大部分地区都相应成立了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工作组,编制了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方案,并采用向社会定向招标等方式,组织各种力量进行污染源普查资料的深入研究。其中,深圳、佛山、中山、汕头等市还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

  (一)深圳市:该市对污染源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工作提前谋划,着眼未来,结合“数字环保”工程,搭建了污染源普查管理平台。一是开发应用条形码应用管理系统。做法是在入户调查时向普查对象发放贴有条形码的环保信息登记卡和登记证,相当于普查对象的“环保身份证”。今后环保审批、监督、监察、监测、处罚等各项业务信息将通过统一的条形码在数据库中进行更新,从而实现普查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为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网格化全覆盖移动执法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网上办公提供了便利。二是开发应用污染源普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深圳市以最新电子地图及污普数据为蓝本,结合城市排水管网数据及全市水系分布图和高程分布图,研究分析出所有建筑物的污水排放去向、受纳水体名称及代码、所在河流流域等信息,搭建起环保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为污染源普查提供污染源位置标注及受纳水体信息分析服务。通过该系统直观展示污染源分布状况,可按区域、流域、行业类别、排水去向等查询和分析相关污染源的空间布局,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应急预警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三是编制《深圳市第一次gb28365-2012成果开发目录》,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分类评价,对深圳市11种典型工业行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进行行业分析与评价。将深圳市与国内主要大城市污染源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深圳市共编制了三类31个子课题,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现大部分课题已经完成招标。

  (二)佛山市:一是强化大气污染源排放系数研究。为进一步摸清该市大气污染的成因、成份及贡献,该市委托科研单位,结合污染源普查数据,对大气复合污染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作定量分析,为下一步提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二是针对本地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四大行业,将监测数据与国家普查办印发的产排污系数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产排污系数法与采用监测类比法进行核算,产排放量之间的差距。

  (三)中山市:一是通过GPS定位企业数量和污染情况,将污染源普查数据嵌套进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和市监察分局的在线监控系统中。二是以普查数据为基础,掌握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和排放量,建立危险废物风险数据库,开展风险评估,提出应急对策。

  (四)汕头市:开发了《汕头市污染源普查信息查询系统》,通过将普查信息与4S(MIS管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结合,清晰显示排污企业地理位置,各区域、各行业排污企业状况,按区域、流域、分行业和普查性质汇总分析企业的排污量、原辅材料用量、能源消耗及排放强度等指标,为排污总量的削减、企业环评规划、污染治理和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广东省在国家普查办的指导下,在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我们很高兴通过这次会议能向其他省学习借鉴更多更好的做法,充分发掘普查数据的价值,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第一次gb28365-2012工作办公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15号信箱 第一次gb28365-2012工作办公室
邮编:100029 Email:cpsc@mep.gov.cn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